因為這邊只會放正常向的內容,這次想要更新的影視作品如下:
動畫:白蛇2:青蛇劫起
連續劇:你是我的榮耀
沒看完連續劇:轉校來的女生(看到一半棄坑)、黑道律師文森佐(看到一半棄坑)、魷魚遊戲(中間有幾集沒看)
老樣子,如果有想要看的可以跳轉
因為這邊只會放正常向的內容,這次想要更新的影視作品如下:
動畫:白蛇2:青蛇劫起
連續劇:你是我的榮耀
沒看完連續劇:轉校來的女生(看到一半棄坑)、黑道律師文森佐(看到一半棄坑)、魷魚遊戲(中間有幾集沒看)
老樣子,如果有想要看的可以跳轉
感覺今年可能因為疫情,所以出門可能就很容易被人拉去強迫消費,先來分享一個新聞:
開始正文~
我本來想說來分享一下我這次遇到消費糾紛後學到的法律知識就好,但是我最後退費的時候,店員的態度讓我非常地不能認同。
任何職業使用半強迫的方式進行銷售都不該被同情!
要說明上面這對話會大量觸及到個人觀感的事情,所以我晚點說明,先來說一下有用的資訊。
我真正追完一檔選秀節目是去年(2020 年)的「少年之名」,我是因為導師有郭敬明看的,雖然「少年之名」糊了些,但讓我發現了今年看「青春有你 3」的動力-劉雋老師。
當時劉雋是跟著張藝興和其他三位老師組成「四菜一湯」的組合來幫助練習生們,他的顏吸引了我,沒想到他今年會參加「青春有你 3」。
而一開始提到的往國際男團打造的選秀節目,是今年跟「青春有你 3」對打的「創造營 2021」。
在這邊小小科普這兩檔節目:
青春有你 3:愛奇藝的自製節目
創造營 2021:騰訊的自製節目
如果有追陸綜應該就會對這兩家的有些熟悉,而會提到這個主意是我不得不提去年號稱最抓馬的選秀節目,出自騰訊的「明日之子 4」,也可能是騰訊創新了組團的方式,整個節目的發展額外的戲劇化,當選擇權落在選手身上,節目組與選手的鬥智鬥勇額外的吸引人去探究,不只是節目組與選手,連帶著看節目的粉絲,也會加入這場戰役,各種的爭論出現都不足為奇。
「有爭議才有熱度。」我想騰訊對這點應該算是有點得心應手了。
但選秀節目再怎麼創新,現在也逃不離資本的本質,透過培養選手賺取大量的粉絲經濟,或許就是每年都有選秀節目的原因之一。
今年的選秀節目播到現在也不意外有些熟悉的套路,但兩檔節目一開始都有自己的創新,「青春有你3」在分班前先讓選學員接受了媒體記者會的衝擊,「創造營2021」是把分班的權利交給了學員來進行投票,第一次公演的選曲方式也各有千秋。
說了這麼多,也該回到標題,「選秀節目的三個套路」!
套路大約如下面三點:
一、透過剪輯官配「CP」獲取熱度
二、總會有「祭天」的學員
三、惡意剪輯引起輿論
老實說一個人能力再怎麼強,也需要跟別人進行對比才知道,但一個人能力再強不代表會吸引觀眾,這時候找一個同伴或許就會加強被看到的機會。而大陸對於「同性CP」的接受程度近幾年來有大幅度的提升,如果點開微博的CP超話,可以看到前五名幾乎都是男男CP。
補充:CP,Couple的意思,多指兩個人有濃厚的「兄弟情」。
當節目有「CP」吸引目光後,算是挑起的觀眾的“喜”,如果受到認可,CP超話衝到排名20名內都不是問題。在讓觀眾開心後,下一招就是引起“怒”,可能是學員突然退賽或是投票排名與觀眾的預期不同,大概是這兩個方向,被這樣對待的學員基本上就是被當作「祭天」的角色,為節目的熱度而被犧牲。當祭天環節過後,就是「哀」了,可能前期鏡頭多的學員突然沒啥鏡頭,或是放大某學員的負面情緒達到引起觀眾評論的熱度;是、非、善、惡,總是不缺人來討論。
這樣說下來應該要有「樂」,但我想「樂」無關節目的剪輯,而是「樂」於舞台認識了那些為了站上舞台努力的學員,因為發現了想支持的學員所以甘願接受節目組的套路,我想這就是觀眾偉大的地方吧?
以上就是我最近一年追選秀節目歸納出來的心得。
如果對於選秀CP同人文有興趣,可以到我另一個部落格「宓小楓腐記事」觀看我寫的文,或是追蹤我的粉絲團「創作者_宓小楓」了解我的最新動態喔~
↓ 快速按讚通道